东南网3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退休人员,无感每12个月要进行一次“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厦门在厦门,退休随着人社部门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大数据共享应用,人员认证如今,超成74.5%的无感人已实现“无感”认证。
昨天上午,厦门厦门市人社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退休就近日发布的人员认证《厦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进行详细解读。
51.3万退休人员
纳入社会化管理
经过多年持续推进,超成厦门已构建起市、无感区、厦门镇(街道)、退休村(社区)、人员认证退休人员小组五级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超成服务直达基层社区。
目前,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有51.3万名,实现企业职工、城乡居民、被征地人员及省部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覆盖。
大数据比对认证
占比达74.5%
《厦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共五章29条,在六个方面对旧办法进一步优化完善。
其中,备受退休人员关注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人社部门通过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大数据共享应用,由原先的“以信息比对为主、‘互联网+服务’与社会化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调整为“以信息比对和自助认证为主、社会化管理服务兜底的递延认证模式”。
换句话说,厦门市人社部门充分运用全民参保、就医等政务共享数据,进行信息比对核实,实现退休人员“无感”认证。目前,厦门市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大数据比对认证占比74.5%。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有3种方式可选择
根据人社部规定,退休人员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后每12个月至少认证一次,超过12个月未认证将会被暂停养老保险待遇。市人社部门将在认证期满前2个月发送短信,提醒退休人员及时认证。
目前,厦门市主要有三种认证方式。在74.5%的人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比对认证的基础上,退休人员也可以通过微信自助认证和社会化服务认证。
微信自助认证:退休人员可登录“厦门智慧人社”微信公众号,按提示步骤进行人脸识别,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认证。
社会化服务认证:对于高龄和行动不便等无法通过微信自助认证的退休人员,可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完成认证。境外居住人员不能通过人脸识别认证的,也可凭当地相关机构出具的认证材料,交由其管理服务所在地办理资格认证。
2025-07-18 11:251101人浏览
2025-07-18 11:192816人浏览
2025-07-18 11:162697人浏览
2025-07-18 10:542005人浏览
2025-07-18 10:332721人浏览
2025-07-18 09:38291人浏览
阳光房家装理念转化,原来属于调光玻璃,如今开始被越来越重视,不少家庭开始用玻璃做主料了,玻璃墙、玻璃门、玻璃桌、玻璃柜……晶莹剔透,价格又实惠,很受人喜欢,面对越来越频繁的玻璃使用,设计师们在肯定玻璃
近日,汉阴县城关一小教育集团举办第十三届经典诵读活动,来自集团四校区的3000余名学生齐聚一堂,用诗歌赞盛世,以红心耀中华。本次诵读活动设立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风采奖,比赛内容选自红色经典,
一次意外,南南化名)眼睛受伤致眼底黄斑裂孔。此后,家长开始带着她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治疗困境漫长的煎熬与未愈的裂孔去年,南南因眼睛不慎受伤致黄斑裂孔,在保守治疗无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