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家的玻璃疑惑

2025-07-18 06:34:31来源:分类:探索

        一些比较关注玻璃行业的玻璃朋友可能会经常听人提到各类玻璃器皿。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玻璃杯与玻璃碗等,器皿但由于许多人对玻璃行业的产工了解并不够深入,因而围绕着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艺光业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深一步了解光为什么可以透过玻璃,过玻而玻璃器皿是璃行怎样生产的,解决大家的玻璃疑惑,我们编撰了这篇文章,器皿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产工

一、艺光业资玻璃器皿的过玻生产工艺


        玻璃器皿生产工艺主要包括:

        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璃行纯碱、玻璃石灰石、器皿长石等)粉碎,产工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②配合料制备。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清理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二、光为什么能透过玻璃



        玻璃在结构上属于原子排列不规则的无定型结构,跟晶体相对,晶体是原子规则排列的定型结构.这个差别在于,玻璃是各向同性,就是说各个方向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宏观上相同,因为其原子排列在微观上杂乱无章,导致了宏观上的统计结果的同性;而晶体是各向异性,不同方向性质不同.各向同性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光线在通过该物质的时候,总能有合适的通路可以使其通过(杂乱无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存在各种排列的情况,总有一种符合光通过的条件);而晶体则不同,仅有某个特定的方向可使光线通过,而且由于一般的物质都不是由单一的晶体组成,而是多晶体,这就使得可让光线通过的通路成为一条曲折的路线,于是直线传播的光线便不能通过.现实中的单晶体主要是宝石,因此宝石也有一定的透光性.但是不像玻璃那样.

        一般的液体在结构上也是无定型的,因此像水也是透光的.事实上,玻璃的原子排布形式在晶体学上叫“玻璃态”,而玻璃态的物质同时也被成为“过冷液体”.我们知道,一般晶体物质在到达其凝固点时会结晶.这个结晶的过程实际上包括两步,一是原子不再可以随处运动,而是被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二是原子的排布由不规则排列转变为规则排列.而玻璃态的物质在这时候只经历了一个过程,而原子不规则的排列的状态则被“冷冻”了下来.玻璃和液体的原子排列方式实际上是一样的.

        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一般的分析,实际的问题还要更复杂,因为以上的情况都是比较理想化的理论抽象,实际的情况得具体看物质内部的原子分布情况而定.就像物质不可能完全纯净一样,物质的结构也不可能完全单一.晶体内部也可能有玻璃态,玻璃态内部也有局部的晶态.


相关概念

红外线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高于较好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含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 如图所示,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肉眼不可见。

介质

        波动能量的传递,需要某种物质基本粒子的准弹性碰撞来实现。这种物质的成分、形状、密度、运动状态,决定了波动能量的传递方向和速度,这种对波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称为这种波的介质。


相关推荐
光穿透毛玻璃成像原理
玻璃能隔挡阳光的紫外线吗 镜子反射的光会让人晒黑吗
紫外线光能透过纱窗吗
石英玻璃透过率
可见光透过率
光透过玻璃成像
调光玻璃为什么通电就会变透明?
红外线可以穿透玻璃吗 光学玻璃的分类
有色光学玻璃
红外线可以穿透玻璃吗 光学玻璃有何特点

更多资讯请点击:探索

推荐资讯

工信部:大力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资讯

2月5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公布2015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5年,建材工业面对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旺、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认真落实中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行业经济运行趋于下行

《艾尔登法环》DLC“黄金树之影”开发进展顺利

在最近的业绩报告上,FromSoftware母公司角川表示《艾尔登法环》资料片“黄金树之影”的开发工作非常顺利。公司表示:“《艾尔登法环》DLC的发售时间还未宣布,但开发进展非常顺利。我们目前正在努力

解码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梦想”照进现实和未来

  11月17日拍摄的靠泊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荆克 李晏 记者 刘